清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决策部署,聚焦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一二三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格局,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近两年,全区粮食生产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粮食种植面积保持23万亩以上,累计总产15.3万吨,粮食种植社会化服务面积累计达18.1万亩次。
一、构建“一个体系”,织密为农服务“阵地网”
清城区坚持市场主体,整合多方资源,着力构建“区级运营中心+镇级服务中心(站点)+村级托管员”三级托管服务体系,整合培育具备农业生产多环节托管能力的服务组织14家、村级托管员110多名。一是成立区级运营中心。组织、协调、整合全区农业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为农户、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提供专业化、一站式、综合性的生产托管服务。建立“1+X+N”模式,即1个生产托管运营中心,统筹链接多个农业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X),整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N),各主体紧密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二是成立镇村服务组织。组建镇村一级服务中心、服务站等,将分散服务资源组织起来,协调服务需求和服务主体,匹配需求供给降低对接成本,指导确定当地服务价格、服务标准,提供规范化服务合同文本,推进当地生产托管服务的规范化。三是组建村级托管员队伍。从村干部、种植能手、种植大户等遴选出对农业生产托管工作认可度高、执行力强的人组建村级托管员队伍,负责村内农业生产托管的宣传和发动,挖掘农业生产服务需求,对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及时跟踪服务过程和服务反馈,加强服务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服务质量,实现农业生产链的贯通。
二、打造“两种模式”,架起为农服务“连心桥”
清城区着力打破土地细碎化难题,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动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产,农民增收致富。一是打造“村集体流转集中+生产托管”模式。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组织协调本地农户与服务主体对接,推动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在“所有权不变,承包权不动,经营权不减”的情况下,打破户与户之间的田埂,将原先户均不足2亩的“小田”整合成数十亩甚至上百亩的“大田”,再由农业服务公司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大规模种植水稻。如,今年春种中,洲心街道联岗社区通过“小田变大田”的创新性改革,整合超过650亩农田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有效解决耕地细碎化、种粮效益低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二是打造“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托管种植模式。以村级为单位成立种植合作社,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加入,连片流转土地并委托农业服务公司进行托管经营。例如:源潭镇大垯村委会于2023年6月成立清远市清城区益乡浓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股份合作制形式整合农田,托管种植了150亩马铃薯。在保障农民合法流转权益的前提下,全程由合作社和农业服务公司联合生产管理,产量每亩约4000斤,产值达到每亩5000元,既保障了专业合作社的运维收益,又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提升“三个水平”,拓宽为农服务“产业链”
清城区强化技术赋能,持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水平,降低对人工作业依赖,推动粮食生产从依靠人向依靠科技工具转变。一是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建成清城区首个育秧中心,实现水肥管理的整合与智能化,两套育秧流水线每小时生产达到1500盆,日供应能满足750亩田地需求,每年可满足4500亩/次以上的育秧需求,有效破解天气等对春播的影响,实现育秧育苗省时、省力、省地、省种、省水。上半年,清城区顺利完成春播粮食面积10.67万亩,全区粮食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二是提升农服架构标准化水平。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无人机飞防服务,以租赁或无偿的方式为飞手提供无人机植保飞机,构建“飞防总监+飞防经理+属地飞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服务运营架构。结合地方实际和农户需求,为农户提供针对水稻三虫两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治服务,以科技手段助力田间管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并逐步拓展到肥料统配统施、耙田、机插、谷种飞播、除草灭螺、收割等全程托管服务,平均一天作业面积可达300亩,托管作物生产成本每亩可减低40%左右,有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三是提升农服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广应用“粤农服APP”托管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下单、合同签订、作业记录、作业验收、项目支付等线上化,实现服务合同、服务标准、服务价格、服务验收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四、提供“四种服务”,铺设为农服务“快车道”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对耕、种、防、收等农业生产环节提供托管服务,切实提高种粮效益,促进粮食生产效率与质量提高。一是提供托管培训服务。农服组织围绕农业生产托管的实施路径、服务原则、方式、流程、支持保障、生产托管环节注意事项及如何开展好农业生产托管相关工作进行详细讲解,切实提高村级托管员服务水平,实现托管服务提质增效。今年以来,累计培训镇(街)干部、村级托管员等100多人次。二是提供统防统治服务。公开遴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水稻生长关键期开展无人机飞防服务。今年4-7月,累计开展早稻全程统防统治超2万亩,有效减少粮食作物病虫害,实现“虫口夺粮”,切实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今年7月,我区引进的农服组织飞防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荣获“广东省十佳粮食安全守护主体”称号,为清远市唯一获奖单位。三是提供机械收割服务。通过投入先进农机设备进行机械化收割,实现水稻切割、脱粒再到装车一气呵成,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推动粮食颗粒归仓。四是提供定制托管服务。农服组织结合土地地力条件和农户需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分析,提供“耙田整地+谷种+育秧+施药+施肥+收割”等多环节或全托管服务,利于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例如,针对飞来峡镇部分耕作土地相对贫瘠、耕作层被破坏,且水利设备被损坏等情况,农服组织根据土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种植建议,包括修复水利设施、增加土地有机质、选取合适的水稻品种或改种其他农作物,有效提高了耕地利用率,防止土地撂荒,为后期的种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